高台独凉 第二章 生死契阔(6)
乌衣旧事 | 作者:荼蘼知夏 | 更新时间:2017-03-10 01:26:04
推荐阅读:
“多谢海西公。”皇帝拱手一礼,但欲言又止。望着他为难的神情,海西公何等通透,一望便知皇帝不欲让事情扩大,便说道,“私出宫禁,难免招人非议。我知道一条暗道可以回宫,倒是很僻静,不易被人察觉。”皇帝目光一亮,“是真的么!”秦敬兴奋道,“海西公说这条暗道就在桓家里。咱们回去可就神不知鬼不觉了。”
“就在桓家?”皇帝将信将疑。却见海西公点点头,目光忽然扫过一旁的的女孩,迟疑道,“这位姑娘是?”
“是我的一个朋友。”皇帝忙道。那女孩目中露出很是愉悦的神情,喜滋滋的站在皇帝身旁。她一双碧眸滴溜直转,忽然望向海西公道,“你是个很大的官吗?我有话要问你。”海西公哑然失笑,“姑娘但说无妨。”女孩问道,“桓老郡公死啦,这府里的人该怎么安置?会不会都发卖了?”海西公目光瞥向皇帝,含混道,“这……”皇帝忙说道,“你放心吧,这府里的人不会被发卖的。”女孩笑了起来,“那是最好。”海西公瞧见天色不早,忙道,“这些边走边说就是,请随我来。”
桓家这样大的宅子,寻常人走都要迷路,可海西公却好像轻车熟路了一样,不多时就引着他们到了一处偏僻的院落里。这院子看起来尘封已久,院中植了一株高高的海棠树,此时花虽未开,但枝叶已繁。院中厢房的门虚掩着,地上已有薄尘,看上去已经很久没有人住了。
海西公推开了屋门,顿时一股灰尘的味道扑面而来,皇帝他们都连连咳嗽,可海西公却好像浑然不觉,信步走了进去。只见屋内陈设完备,厅正中是一张炕桌,左右各有数把椅子,都堆了厚厚一层灰。桌上悬了一幅画像,画里是位妙龄少女手执一只海棠花,回头探看,巧笑嫣然,画上也无提拔,唯有落款处有一方小印,秀雅玲珑,隐约能分辨出是“居蘅”二字。皇帝随王献之学书已久,自是此中方家,他看了一眼便觉得画、印不过平平。可海西公却站在桌前抬头望着这画,竟有些出神。
那女孩在皇帝耳边轻声道,“这好像是桓家的屋子。”海西公回过头,讶异道,“你竟认识桓家?”女孩没想到他耳力这样好,忙道,“我也不认识,只是听府里的人说起过,这院子是桓家大的,平日里谁也不许过来。”秦敬插口道,“可是桓公爷的长孙女?”皇帝心想,适才见到桓乔,看起来才不过刚刚及笄,这屋内陈设瞧上去却很有年头了。
果然海西公摇,简促道,“不是。”
他走进左手的屋中,里面靠墙是一张檀木拔步牙床,床边有一排樟木大柜,海西公一扭柜上的漆金旋钮,只听吱呀一声,好像地下有什么机关移动的声音。皇帝他们瞧的面面相觑,却见海西公蹲下身来,在柜前的地上敲了敲,这房内地上都铺着尺余见方的乌砖,那女孩不明所以,可皇帝一看便知。这都是长州出窑的金砖,与宫内所用御制无异,只是尺寸略小些。这种砖烧制极其费事,细腻坚硬,铺墁断然无孔,敲之如金石之声。
海西公伏在地上一一敲遍,果有一块敲起来响声不同,他双手使力一推,这砖块松动,便抬了起来,顿时露出一个黑黢黢的洞口,从旁向洞口望去,一层层的石阶漫延而下,竟不知这地道有多深。
“就是这里了。”海西公先跃一步,在前引路道,“请随臣……随我走吧。”皇帝反而有些迟疑,想起了谢太傅平素里的话,君子不可立于危墙之下。秦敬不知他的心思,催促道,“主子,快走吧。若是被两宫知道消息,明日便不好交代了。”皇帝想起诸太后的脸色,不由心里发寒,他点点头,刚想迈步,却转头对那女孩道,“姑娘,你走前面吧,我在你后面有个照应。”
秦敬大是讶异,鲜是听闻皇帝这样客气与人说话。谁知那丑面女孩退开数步,道,“我不跟你们去了。”皇帝有些着急,“这府里出了这么大的事,你还留在这里作甚。”那女孩道,“我只是一个下人,不会有人为难我。”无论皇帝怎么苦劝,女孩只是不应,说道,“我在这里住了多年,不想离开。”
海西公清咳一声,说道,“既然如此,还请姑娘等会儿替我秘好这地道入口,并保守好这个秘密。”那女孩一口应承,“请放心吧。”皇帝见此,只能悻悻的跟着海西公下了地道。三人走出几步,眼见那女孩在外面拾起地砖便要封好入口,皇帝忽然转过身来,对那女孩道,“还未请教姑娘高姓大名。”他怕被这女孩再次奚落拒绝,又补充道,“姑娘今日几次相助,若知晓姓名,日后好思报答。”
这次女孩没有奚落他,笑着吐了吐舌头,“我叫娀英。”
“娀英,”皇帝轻轻念了两遍,目光中透出一丝熠熠,赞许道,“果然是好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