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分忧者寡
推荐阅读:
“父皇教训得是。”宇文珩磕了一个头,目光沉静:“儿臣杀业太重,心浮气躁,才有如今之祸,殃及百姓,罪孽深重,这样的儿臣已经不适合带兵打仗。“
太子嘴角泛起一个不易察觉的轻蔑微笑,六弟倒是主动。
宇文珩顿了顿,继续说道:“移交兵权,儿臣有一人推荐。”
太子更加不屑,这时候推荐我,想向我买个好,太晚了吧。
“哦?是谁。”文帝问道。
“十弟,琦儿文武双全,素有大志,他已经年满十片也该为父皇分忧了。”宇文珩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攻了太子一个措手不及。
龙椅上的宇文彻面色稍霁,他慈爱地望了一眼眉清目秀的小儿子,十皇子宇文琦的脸上虽然还有稚气未退,眉宇之间却平添了不少沉稳和坚毅,他初入朝堂,没有根基,背景干净。
太子已经慌了神,他一直以为宇文珩定会死守自己的兵权,绝对不肯交出来,到时候父皇定会勒令他叫出来,给自己。哪里宇文珩早有准备,料到半路杀出十皇子这么个小娃娃,把他唾手可得的兵权夺了去。
他情急之下口不择言:“父皇,十弟还小,还是儿臣来帮您分忧吧。”
这一句说出口,朝臣们无不在心里感叹,太子的个性还是太毛躁冒进。
果然,宣帝宇文彻的脸色风云突变,他无不讽刺地丢下一句:“依朕看,琦儿虽然年纪小,要论成熟稳重说不定也不比你这个做二哥的差!”
太子碰了一鼻子灰,跪在那里脸色红一阵白一阵。
户部尚书姚文圣冲着太子使了半天眼色,太子依旧沉浸在之前的失落中,把站出来主持赈灾的事情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姚文圣等不及,只好站出来:“陛下,当务之急,乃是救济灾民,修复河堤,臣请拨赈灾粮款,急速发往吴江沿岸。”
“姚大人所言极是,”宇文珩接过姚文圣的话:“事出从权,儿臣以将军粮紧急运往受灾地区,另有工兵以沙石填堵大堤,尚能捱过些时日,只是正逢,季节更迭,水生时椰传染颇为严重,军医学识有限,已经煮过姜水焚过艾草了,只是收效甚微,恳请父皇…”
“朕明白,”文帝打断宇文珩,这个让他又爱又恨的儿子,洪水之后的应急措施,分秒必争,做得妥妥当当,既然已经削去他的兵权,赈灾的机会还是要给他,文帝的态度也柔和了很多。
“诸位太医,是否有愿随晏王前去诊治时疫宅朕重重有赏。”
朝堂一片安静,且不说水患区环境恶劣,这时疫传染性强,太医们都畏葸不前,低着头不肯做声。
宣帝的脸色拉下脸来,正想发作,不料人群中站出来一个高瘦的三十多岁的青年,他低头跪拜:“臣华淼愿往。”
这个太医太过年轻,宣帝起初有些狐疑,待他定睛观察片刻,认出他是太医院曾经的院判华奕之子,杏林世家,出了这样的青年才俊不足为奇。
然而,宣帝却沉默了,他在犹豫,不只是因为华淼是华家独苗,更是因为愧疚:华奕正是自己当年为了包庇裴妃难产而死的真凶——皇后,而以渎职罪处死的。
这偌大的朝堂上,只有两个年轻人有勇气有担当,一个即将负罪,另一个即将赴死。
朝堂一片缄默,太子回过神似的,脱口而出:“小华神医愿意为父皇分忧,真是再好不过。”
宇文珩皱起眉来,太子不管谁死谁活,一味只想讨好父皇,父皇明显有些犹豫,他说了这样的话,怕是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他转过头,正对上华淼的目光,惺惺相惜,两人微微点头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