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征文名次揭幕
重生之文学宗师 | 作者:白墙艺术画 | 更新时间:2017-08-15 07:46:01
推荐阅读:
正在孟唐以键盘疾书的时候,时间慢慢来到了上午十点。
苏城市中心,风华出版社的标志性二十层大楼之下的广场中,早已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其中人声鼎沸,不少人在交头接耳,谈论着有关征文的事情。
不过,待到十点过十分,广场内的讨论声逐渐小了不少。此时,身着白色西装的林天奇一脸微笑地走上广场上的高台。这林天奇,是风华出版社背后老总的儿子,这次他的父亲也在有意考验他的能力,所以便将征文的事情交给了他来全权处理。
自然,这林天奇就是腾飞网上的诸神战场。自从上次在孟唐那方得到《赤壁怀古》之后,他就销声匿迹,其实不是故意离开,而是下定决心要将征文的事情办好。
经过长达十天亲自挑选,他也身心疲惫,累得够呛。在昨天休息一天以后,便匆忙决定召开活动,揭晓征文大赛的获奖名单,同时借着文艺复兴的东风,大力宣传征文的事情,让风华出版社彻底打出名头,不说闻名遐迩全国,但也必须在华夏东部打向名头,让大多数的华夏人知晓这个出版社。
但这要打出名头也是有难度的。其实从最开始见了孟唐所提供的诗词以后,林天奇这十日阅读筛选了数千份诗词,无一不感觉是味同嚼蜡。
虽然其中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作品,要放在十年前,那些作品都是值得品味的经典之作,但如今被《赤壁怀古》熏陶了之后的林天奇,忽然感觉这些诗词简直就是狗屁不通,两者根本不在一个档次,无法相较。
而毫无疑问,这次征文的第一名自然是孟唐的《赤壁怀古》,今天举办这个宣布名次的活动,林天奇也是有预谋的。他虽然身为一个纨绔子弟,但实际上为人十分精明,举办这次活动,他不仅要宣布名次的事情,而且还借机邀请了国内众多新闻机构。
他的目的很简单,既然他父亲要考验他的能力,那他自然要把自己的能耐充分地展现,虽然这次征文其余的诗词看起来不出彩,但只要有一首《赤壁怀古》,那就足以掀动诗词狂潮。其余的诗词都只是陪衬,根本不重要。只要《赤壁怀古》一出,这世间除了孟唐还能拿出别的诗词与其争锋之外,谁人还有这种本事?
对于这次让各界都知道风华出版社的名头的行动,他早已运筹帷幄,信心满满!
稳身站在高台上,林天奇不愧是大家族的子弟,见过世面,面对上万的民众和数百台摄像机,一点也不怯场。
“各位朋友,各界同僚,大家上午好,我是风华出版社的负责人林天奇,感谢各位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前来参加征文名次揭晓的活动……”一句简单的开场白之后,林天奇很快进入正题。
这次受邀前来参加征文揭晓名次的有各界的精英,其中大多数都是对于文学有着不小造诣的名家和一些民间游散大家,自然苏省各个学校的教授正副校长,也受到了邀请。
于谦现在正坐在离高台不远处的地方,目光炯炯的盯着台上的林天奇,等待着最终的结果。
而在他不远处,张琳琳也毛遂自荐跟着来了,原因无他,张琳琳这次也参加了征文的活动,而且还特意准备了一首诗词。
她本人是位多才多艺的才女,从小就受到家族的书籍氛围极其浓烈的熏陶,虽然现代诗她不怎么拿手,但对于古文诗词的研究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这点,就连以前的孟唐也对她佩服不已,可以说那时在整个苏城大学,可能诗词造诣排在前三的,就有张琳琳了。
对于这次的征文,张琳琳可谓胸有成竹,她献上的这首诗,是她准备三年的作品,其质量不在大家作品之下,她有信心可以得到前三名。
作为省文化厅副厅长的王学林,自然也在受邀的行列,他身旁正坐着一位精神矍铄,年岁与他相仿在五十岁左右的两鬓微白的老头。
“厅长,我看你一直神神叨叨的,还拉着我前来观摩一个揭晓名次的活动,到现在活动快开始了,你隐瞒的事情到底是何事,可以讲了吧。”两鬓微白的老者问道。
王学林神秘笑了笑说:“白兄,你先莫急,这关子我要卖到最后,看着吧,过不了多久你就会惊得合不拢嘴,我话放在这里,若是这个秘密你不震惊,我以后也不挽留你了,诗词协会的会长你辞了就是。”
这位被王学林称为白兄的老头,是诗词协会的会长,名叫白作石。这些年由于酷爱诗词,也一直兢兢业业地帮助王学林管理诗词这一块,纵然没有工资,他也不辞辛劳,从未说过离去。
但在一个星期以前,有一家文学机构专门邀他前去担任要职,而且前途不错,最重要的是里面有着不少高级的诗词大家可供他交流,所以他动心了,在几日前便与王学林说了此事,但后者却信誓旦旦的说只要他参加了这一次的征文活动的名次揭晓大会之后,会给他一个惊喜!
对于王学林的惊喜,白作石也只一笑付之,并没有当真。
见得王学林胸有成竹的模样,他也起了两分兴趣,便道:“好,既然厅长你如此有信心,那我就拭目以待!”
“嘿嘿,放心,不会让你失望的!”王学林嘿嘿笑道。
……
时间来到上午十点半,而征文大赛参赛作品的前十名次也在这时开始揭晓。不少人心中忐忑不已,对自己作品有信心的人,则是满面春风,显然对于这次的名次胸有成竹。
林天奇见时间差不多了,便举起手中的名册单,清了清嗓子,继续朗声道:“想必大家对于这次征文名次都已经迫不及待了吧,原本我们出版社定的这次能够获奖的名次只有三位,但经过内部高层的协商,数量提高至了十名。其中第一名将获得十万奖金,第二名五万,第三名三万,第四名至第十名则各有一万。除此,这次获得前十名次的作者,都能得到我们风华出版社的认可,倘若以后有机会出书,只要质量过得去,我们出版社都会无条件支持,为其宣传和发行。“
林天奇此话一出,原本就不安静的广场,一下变得沸腾起来,熙熙攘攘,不少人交头接耳,对于林天奇刚才所讲的名次的奖励各抒己见,纷纷有着不同的心思。
原本一些实力不错的名家,本就是作者,自然对于林天奇后一种出版书籍时的支持无动于衷,因为他们实力本就不错,也有各自的专门出版社。
而那些才高八斗,但又初出茅庐的年轻文士,有着写书的热情,想象着若是得到了风华出版社的此次征文的名次,以后写书便多了一条捷径,一时间,心里既是忐忑,又有着一丝希冀。
“现在揭晓征文大赛第十名的诗词。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是一首婉约抒情诗,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就是……《荆花叹》。”
“第九名同样是一手不可多得的七言律诗,不过这首诗同上一首《荆花叹》大相径庭,其意境广阔,直抒胸臆,是一首豪放借古咏今,就是……《扬州七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