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向京师前进
我的幻想三国 | 作者:匣虎 | 更新时间:2016-11-28 17:47:19
推荐阅读:
李啸天一行出了晋阳,辞别送行的众人,向南而去。并州的驿道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基本建成,尤其是太原、上党两郡境内,是并州比较繁荣的两郡,所以也是驿道建设重点。李啸天奉行要致富先修路
的原则,大力修建驿道。现在可以说幽、并两州境内的驿道是天下最好的道路了。驿道修好后来并州经商的商人比以往多了三倍以上,而且还在呈上升之势,这就是路好引来的效果。李啸天走在宽阔的
大道上,一丝成就感由然而生。大道可以并排行走四辆大车,驿道两旁是三排新载的槐树。这是李啸天指定的树种,千年松万年柏,赶不上老国槐吗,说明槐树树龄长呀。田间是劳作的人们,李啸天望
着沉甸甸的谷穗,心里踏实多了。真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今年天下大灾,农业欠收,有粮才是王,一点不假。当然李啸天也让田丰和司马防向朝廷申报了灾害,而且说的比较严重。别人都有灾,你
没有,岂不是惹人红眼。现在李啸天要作的是韬光养晦,低调,做人做事都要低调,李啸天时刻提醒自己。走在路上已经感到并州翻天覆地的变化,跟刚来并州时风貌大变。那时是一个荒凉没有生机的
并州,到处是悉眉苦脸的人和破败的村舍。现在在路上看到就多整齐的新民居,应该是新建的流民新村,虽然还是茅草屋,但都是整整齐齐的。李啸天还专门到一个村子里看了看,见村里街道整齐,茅
屋都按统一的尺寸建设,而且村里还建了一些公厕和垃圾点。这是李啸天对新村建设重点要求的,各地下了大力气,禁止乱拉乱尿,乱倒垃圾。当然也是用了严厉的手段。第一次发现乱拉乱倒者,剥夺
其人一半的田地,两次发现者驱逐出境。在生存和死亡面前,人人都能改掉积习。除了新村建设,旧村也进行了改造。李啸天从一开始就把这些事上升到民族的劣根性上了。一定要改掉这些坏习惯,改
不掉的只能自然淘汰了,对不起那凉快你上那去。虽说人的内因起决定作用,但环境也影响人心不是。一个整齐洁净的环境和一个脏乱的环境对人的影响能一样吗。有时候时势也造英雄不是。经过一年
的建设,不知处罚了多少人,也不知处罚了多少官吏,人人讲卫生,人人爱护环境的气候形成了。各村都有专职打扫卫生的人,有些村的监督会还专门把卫生工作做为重点监督。当然改变人的心情是一
方面,更重要的是在防疾防病方面起到了大的作用。一年来全国各地瘟疫不断,可并、幽二州却独善其身,当然向朝廷还是要报疫情的,不然太显眼了,人家都乱糟糟的,就你没事?东汉未年瘟疫频发
,动辄死人无数,那可是上百万的数字呀。李啸天可不想人们辛苦积攒的人气财富,让一场瘟疫毁于一旦。一方面研制抗瘟疫的草药,一方面大力督促各地做好环境卫生。老天不负有心人,在几场大的
瘟疫中,并、幽二州都作到了独善其身。不是是外在的改变,人的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李啸天一路看到各地群众都有发自内心的笑容,尤其是正在劳作的农人。有时李啸天下马与他们拉家常,
那些憨实的庄稼人会露出会心的真诚的微笑。当人大难不死,又有生存希望的时候,他的要求是低容易满足的。这些以前今日躺下,不知明天还能不能起来的流民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并州能给他们救济
,分他们田地,让他们定居下来,有了生活的希望。所以新村的每一个人都从心里对李啸天充满了感激。他们为了要一口活命的饭,辗转天下,无论走到哪些里,人们只是把他们当狗一样驱赶,可是做
梦也没有想到并州,能给他们生的尊严。祖祖辈辈也没有见如此好的大官和官府,无偿提供给他们生存的粮食和种子,还无偿分给他们土地。开始大家都以为是在做梦,可是官府把实实在在的土地给了
他们,把粮食分给了他们。当然还有一样不习惯,就是不能再像从前一样乱垃乱尿乱倒垃圾了,不然会被官府驱逐出境的。虽然不习惯,可比活着又算的了什么呢?就是为了报答李啸天将军的大恩也要
改习惯了。当然旧村也有变化,最重要的是各村都成立了监督会,老百姓说话顶事了。而且还可以管官,这可是千年没有的新鲜事。世世受奴隶的人,第一次感到自己活的像个人了。精神上的独立,焕
发了巨大的生活热情,人们从此也抬起了头,在地主老爷面前在也不是唯唯诺诺的了,我们有监督会,不怕你们这些有钱人了。当然地主士族们恨透了李啸天,不过也没办法,这家伙手段狠辣,有些想
上京告状的不知怎么就泄露了,被官府安个理由抄没家产, 家族投入大狱,看来永世也难翻身。听说有到京师告状的,不过状子没准,被官府打了个半死不活,后来就没了音讯,大概也是客死他乡了。
于是也就没人敢告了。郡中的几个大士族早被抄没了好几家,其他的早吓破了胆,虽然现在官府的政策不利于地主士族,可是只要不犯法,还是能比较滋润地活下去,一挑事没准连命都没了。许多看清
了形势,不在整天想着整事了,还是好好享受生活吧,毕竟咱们有钱吗,只要有钱到哪都是大爷。不过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欺负泥腿子了。
李啸天一行扮作商旅,一路南下,向京师进发。这天来到高都境内,过了高都就快出了并州进入司隶校尉部了。李啸天看天色将晚,就命令在高都休息。一行找了上好的客店,住了下来。这时蔡琰
过来,对李啸天说:“累不累?”李啸天摇摇头。蔡琰道:“那我们逛街去吧?”李啸天看看她期待的脸,不忍拒绝,便道好吧,顺便洗了把脸,就同蔡琰来到店外。李啸天并没有带蔡琰的打算,此去
凶险,结果难料,所以此行都是身手不凡的勇士。可是蔡邕听说李啸天要到京师面圣,就请李啸天带上蔡琰同去,回来时,把家室也一块接回并州。蔡邕的请求李啸天是不能拒绝的,再说把蔡邕家室全
部接到并州也是好事。所以也就让蔡琰同行了。蔡琰虽然读书万卷,可很少出门,一旦出了门就像小鸟出了笼子,高兴不得了,看什么也新鲜。李啸天知道天快黑了,城里也没有什么可逛的,不过看蔡
琰兴致勃勃的样子,也不好扫她的兴,随着她出去了,反正没有好玩的,她自然会吵着回来。果然街上行人已少,大多都是匆匆回家。古人还是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太阳落山了,自然是
要回家的。两人在街上逛了逛,只有少数的几家店铺还在开门,进去看看也没什么新奇的。街上逛了会,蔡琰也就索然无味,就牵着李啸天向回走。刚走没几步,就下起了雨,李啸天赶紧拉着蔡琰躲到
一家屋檐下。蔡琰偷偷看看李啸天,不由脸色一红,低下了头。李啸天看看雨道:“只怕我们要湿衣服了。”蔡琰道:“先避避吧。”李啸天点点头。李啸天见蔡琰头发都湿了,便伸出手替她理了理,
蔡琰脸色更红了。蔡琰是一知性美女,深受礼教熏陶,对男女之事很敏感。一想到李啸天便没来由的心跳,心说这莫非就是男女之爱。蔡琰与任红素和雪儿关系亲密,几乎无话不谈,任红素何等聪慧,
有是过来人,早把蔡琰的心思看穿。有次开玩笑似地说:“琰儿,将军可是顶天立地的在英雄,你可别等人老色衰了才下手。那时可排不上队了。”蔡琰闻言气的直捶她。两人闹了会,任红素又说:“
人说男追女一堵墙,女追男薄如纸。对自己的幸福就要主动出击。你人漂亮又有文采,将军一定会喜欢的。”气的蔡琰狠拧了任红素一把。回去后,蔡琰想想任红素的话就脸红,不过也是,李啸天公务
繁忙,又有任红素等几个天仙般的美女相陪,肯定不会对自己有想法。蔡琰想另寻人嫁了,可是人生苦恼识字识。寻常人等怎入的了饱读读书,学富五车的蔡大小姐的法眼。这次蔡琰主动要求前去京师
接家人也是有与李啸天亲近的意思。一路上李啸天倒是对对她也关爱有加,可只是止于此,并没有什么亲昵之处。蔡琰虽学问渊博,可在这事上还真没什么经验。这次两中站在屋檐下躲雨,由于地方小
,只好挤的近些。李啸天感到她身体微微颤抖,以为是雨凉的原因,便脱下长衫披在她身上。蔡琰此时心中已是波浪翻滚,看都不敢看李啸天一眼。李啸天见蔡琰脸色红润,以为她受凉发烧,心说不好
,一行人都是老爷们,她病了,谁来照顾她呀。便伸手试试她额头,感觉热乎乎的。蔡琰感到李啸天的手,身体没来由一阵哆嗦。李啸天以为她冷,便不由自主揽住了她。李啸天搂着蔡琰道:“你着凉
了吧,身上这么热。”蔡琰急的银牙急咬,心说亏你还有三四个老婆,连这也看不出来,真是个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