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c,c++为脉络的反向推导
随心记 | 作者:无顺 | 更新时间:2015-12-02 19:45:22
推荐阅读:
1、封闭性
这是c语言升级为c++后的一个重要改进,它实现的意义就在于保护函数内部实现不被破坏。
在此,假设每个语言的最小单元(并非指‘基本元素’)为基词,则可发现:
英语中单词往往是改变其自身形态来完成词性变换,如:+l成形容词,+ly变副词,还有+ness,+less,+cal,+cial……
与英语对比,中文的字词则依靠其前后附加的字实现词性变换,如:+的变形容词,+地变副词……
由上面的对比发觉,英语破坏其自身词汇实现词性变换,而中文则更好的实现了封装的概念。如此,中文体现了其先进性。
※※※
2、效能
在c++中用到类与派生,从而使编译后的程序效能反而相对c有所下降。现在的问题是,中文也回因此而在语言效率上低于英语么?
答案是:由上可以知道,汉语中往往加了一个字来实现词性变化,而英文中一般则只用加1~4个基本单元(字母)就可以实现,大大减少I/O时间,效率的确比中文高。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英文使用者要在记忆住每一个变形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这种效能。而中文的词性变换只需要记忆单一的规律,实际上是减少了语言使用者学习语言的负担。同时,中文规律的简单化也使得更复杂之语言方式的使用成为可能。
※※※
3、效能的再定义
一个写的好的c++程序的运行效能大约只有一个写的好的c语言程序的80%,这似乎是中文解决不了的弊病。但实际上,我在‘程序’前都加上了‘写的好的’这四个字。
其实,从计算机编程的角度,c++比c更容易写出‘写的好的程序’,也就是说,中文更容易写出更有效能的文字!
※※※
总结:
1)中文‘基本元素’比英语更有效能。
2)英语在词的效能上优于汉语。
3)支持‘类与派生’的中文更逻辑化,这使更多的词汇量和更复杂的语言的实现成为可能。
4)更强的逻辑性使中文的效能比英语更优秀。
5)中文的最大劣势是:中文的逻辑过于复杂而使之不象英语那样适合传播。(这一点的解释见下一章节的一篇报纸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