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关闭
当前位置:热游文学网 > 隋唐风云

上部 第六十一节:高丽来客

隋唐风云 | 作者:逍遥轩 | 更新时间:2017-05-01 04:17:38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推荐阅读:
  且不提临天一行人“乘风破浪”,驾船而去。却说中华帝国皇宫,此刻正是三天之后,群臣再次进宫觐见太上皇,他们这次是铁了心的,非见到皇帝不可。

  在进宫的路上,魏征就与房玄龄,杜如晦商量好了,技术拼着犯上的“危险”,他们也要闯进去看个明白。

  德宁宫,太监小多子进匆匆的向贺兰青云报告道:“太上皇,魏大人他们又来了,看情形,他们这次是见不着皇上就不会走的,太上皇,怎么办啊。”

  怎么办?其实,贺兰青云这次也没有办。上次骗住了大臣们,这次如用同样的办显然是行不通的,如果对大臣们用强硬的手段,岂不是成了暴君。看来,真的是没辙了。

  “臣等参见太上皇。”魏征,房玄龄,杜如晦乃是群臣之首,进了内殿见到了太上铪贺兰青云。

  “三位爱卿不必多礼了,孤皇知道你们想问什么,但我确实不能回答你们。要见皇上,你们就自己去见吧,至于皇上会不会见你们,这很难说,总之一句话,我是不会陪你们去的。”

  魏征三人交流了一下意见,由魏征说道:“太上皇,您就别再隐瞒了吧,皇上其实根本就不在宫里,更没有参研道,从一开始,皇上就在为出宫做准备,皇上故意向微臣请教回天术,就是为了出宫。起初,微臣只是稍有怀疑,但自从消息传来,微臣就肯定了心中的怀疑,太上皇,臣没有猜错吧。”

  贺兰青云听毕哈哈笑道:“魏征啊魏征,难怪皇儿如此2你,你不愧为治世之能吏,皇儿没有选错人。既然话已经说到这份上了。孤也不想再隐瞒什么,皇儿确实不在宫里。”顿了顿又接着说道:“至于传遍天下的那两个消息,我也早就听说过了,而且比你们还先得知。”

  杜如晦急声问道:“太上皇,您在消息后,有派人去接应皇上吗?”

  “那倒没有,因为皇儿在离宫之前曾跟我说过,如果听到什么消息,最好不要派人去接应他。”

  “这……这是为什么啊,如果没有人去接应,皇上岂不很危险。”

  贺兰青云道:“我也这样问过,但皇儿就是不肯说出原因,后来不久我也想明白了原因。三位爱卿,你们都是皇儿的股肱重臣,有着非凡的才智,想想不就明白了。”

  三人听毕,果然认真的想起来,很快就想明白了。

  房玄龄道:“臣大概猜到了皇上的意思,皇上只所以不需要宫里派出接应的人,就是要给其他的势力范围造成假象,如果我们派人去接应皇上,不是就很明显的告诉他人,皇上真的不在宫里,而是救人去了,这样一来,只会给皇上带来更加多的麻烦。”

  杜如晦接着道:“皇上是要我们按兵不动。”

  魏征感叹地道:“兵有云‘实则虚也,虚则实也’,皇上已经深得过中三昧,臣等不及啊。”

  就在他们感叹之际,外面却传来了太监的吆喝声“皇上驾到”。接着有听到许多人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之声。

  贺兰青云惊喜的道:“难道真的是皇儿回宫了,不是说要出宫一个月吗?”

  随着众人的万岁之声,走进来的不是皇帝,还会是谁啊。他的身边还跟着程咬金。

  程咬金一进来就对魏征叫道:“牛鼻子老道,你不要俺进来打扰太上皇,俺就没有进来,可现在是皇上叫俺进来的,你总不能管俺了吧。”一副忿忿不平的样子,不过是假装的。

  魏征,房玄龄,杜如晦连忙给皇帝行礼。贺兰青云问道:“天天,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人救出来了吗?”

  “父皇,人自然是救出来了,但在中途又给人带走了。”于是把经过说了一遍。

  魏征在听到袁天罡之名时,惊喜的道:“袁师伯为何要救隋炀帝呢,按理说,他是不管俗事的啊。”

  临天并没有追问魏征与袁天罡的师门关系,只是问道:“魏爱卿,假如朕把隋帝带回了长安,你们会要求朕怎么做。”

  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因为他们都知道隋帝是如何的宠爱自己的皇帝的,如果要让皇帝杀隋帝,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否则就不用冒险去救隋帝了。

  程咬金可是个不怕事的主,他对临天道:“陛下,俺知道那个暴君对您喜欢得不得了,可俺还是要说,如果陛下把他带回长安,臣会第一个让陛下杀了他,但俺知道陛下是不会答应的,那俺就向陛下请命,由俺来杀他。”

  贺兰临天对房玄龄道:“爱卿,你们也是程爱卿的想吗?”

  房玄龄三人虽然不出声,但他们坚定的神情却告诉皇帝确实如此。

  贺兰临天来回的度着步,终于站定道:“三位爱卿,朕知道你们的一片忠心,朕有你们辅佐末叶该知足了,至于隋帝之事,以后就不用再提,就当他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臣等遵旨。”

  魏征问道:“陛下,臣还有问题,望陛下明示。我们的史官该如何记录隋帝的生平啊。”

  “按实记录即可。”贺兰临天不假思索的道。

  “如按实记录,那么就不好记录了。”

  贺兰临天自然明白魏征的意思,于是道:“魏爱卿,依你之见,该如何记录啊?”

  魏征正想回答,却被房玄龄抢先道:“陛下,我们何不这样记录,说隋炀帝被宇文化及逼宫而死,反正天下人都这样在传说,我们何不就民意呢?”

  贺兰临天听了不由在心里笑道:“好你个房玄龄啊,居然嫁祸给宇文父子。‘房谋杜断’,你可真是善于谋啊,不过,这样记载好象跟原来的历史就符合了。”

  心里虽然这样想,但却说道:“房爱卿,这事朕不管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朕一路奔波,有点累,先回宫歇息,有事明天早朝再说吧。”

  皇帝虽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复,但以房玄龄等人的聪明,自然是明白皇帝的意思了。

  说到此,就不得不交代一下前面发生的事情,也许有人会问,临天是怎样回到皇宫的,那些黑衣人又是谁?他们被临天抓住后被关押到了什么地方,在此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其实,那些黑衣人全是东瀛人,也就是上次与隋结盟时送给隋炀帝的那十名美女。她们是被送来当密探的,一方面,送她们到隋宫迷惑皇帝,另一方面就是收集情报做内应,待时机成熟就里应外合,用心可谓险恶。但她们万万没有想到,隋炀帝虽然好美色,却偏偏听信一个小孩子的话,那个小孩子当然就是贺兰临天了,贺兰临天向隋炀帝讲了许多关于小日本劣迹的事情,使得隋炀帝对进贡来的十个日本女子极看不顺眼,从未临幸过她们,自然也就不会相信她们了,于是,她们就把矛头直指临天,总想找机会杀之。平时,她们就与宇文化及有勾结,直到临天乍现江都救人,她们认为机会来了,一路追踪到了长安,但不想临天的武高的离谱,三五两下就制服了他们。然后就急忙回宫,于是就有了德宁宫的那一幕。

  次日早朝,中华帝国皇帝贺兰临天颁布了几道圣旨。

  第一道:加封魏征为尚书省长官,负责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第二道:加封房玄龄为中书省长官,负责起草政令等。

  第三道:加封杜如晦为门下省长官,负责政令,政策的审核。

  另外,又册封了工,刑,兵,礼,户,吏等六部官员。

  最后,册封了李靖为平南大元帅,掌管全国兵马。大臣们对此册封,无所不服,无所不敬。聪明的人都知道,皇帝是要大展拳脚了。

  李靖被委已重任后,不敢有丝毫的松懈,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因为皇帝向他提供了一种新的练兵方,李靖这些天就正在试练。虽然强度大了些,但士兵们经此锻炼后,不但武力上升了,而且气势更是大增,这让李靖对皇帝佩服得五体投地,问皇帝还有没有其他更厉害的练兵方。

  各个部门都在紧张有序的忙碌着,而我们的主角贺兰临天在干什么呢?由于大臣们都是能吏,所以他就显得轻松多了。闲着没事,就叫上李希奇,柳少君出宫玩去,他们已经好久没有到城里玩耍了。

  长安居民,虽然知道神童就是他们的皇帝,但却不知神童长成什么样子。在他们的心中,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希望在有生之年见到皇帝陛下。其实,他们哪里知道,他们早就见到了,而且还不是一次得近圣颜。

  长安城宏伟富丽。城内有市,有坊。市为繁华的商业区,坊是住宅区,市坊分开显得错落有致。全称街道整齐,树木成行,连边还有排水设施。看来,在贺兰临天的治理下,长安城显得更加的繁荣了。但贺兰临天并没有为此感到自满,因为他知道,繁华的背后意味着什么。

  长安城的治安,一直都很好,不为别的,只因为神童是当今的皇帝,地痞混混们都不敢在长安城“发展”,他们只好到其他城市混去。

  临天,希奇,少君一路行来,看着勤劳的黎民百姓,以及忙着做生意的商贾大毫门,心情有着说不出来的愉快。

  跟往常一样,歇息,吃饭选在天然居,因为在天然居不但能吃到最好吃的,而且还可以打探到不少的消息。

  天然居的掌柜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刘文彩了,他已经被调到洛阳去了,现在的掌柜叫张学成,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他是临天从瓦岗军中挑选出来的。

  见皇帝又出宫了,他没有什么奇怪的想,因为他早已经领教过皇帝的个性,没事千万不要去打扰,否则后果自负。

  临天三人上到了二楼,楼上几乎没有空位,客人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谈天说地,气氛显得很似热烈。

  三小约为打量,发现靠窗一桌还有两个空位,那桌坐着两位中年男子,一位满脸的胡须,另一位则是儒雅非凡,他们的身边还有着数位随从站立着。

  看来只好跟他们挤挤了。怀着这样的想,临天三人举步来到两中年人一桌道:“两位大叔,可以让我们跟你坐一块儿吗?”

  其实,自临天三人上得楼来,满脸胡须之人就开始注意临天他们了,当看清临天他们的相貌时,不由暗赞“好漂亮的少年。”

  临天他们笑容满面,壤土中年人倍增好感,于是说道:“小友们请随便坐,只是空位不多,得让你们挤挤了。”

  临天道:“多谢大叔。我们人小,坐在一起不会感到拥挤的。倒是打扰了大叔们用膳,实在过意不去。”

  满脸胡须的人哈哈大笑道:“四海之内皆朋友,许些小事,小友们就不必客气了。”

  “冲大叔的这句话,待会儿小子就要多敬几杯。”

  酒菜瞬间就摆满了,全是天然居的招牌菜,临天一边给两中年人添菜以便介绍着这些菜的做,让两人直以为临天家是开菜馆的,要不然怎么会如此的精通菜道。

  临天引经据典地狂侃一通,引起了所有人的注目。

  满脸胡须之人赞道:“想不到小友如此的博闻强识,每一道菜都能说出一个典故,这次中土之行不虚也,哈哈……。”他说中土之行,难道他不是我中华之人吗?

  临天像是没有听到他后面说的话似的道:“大叔,我们都聊了这么久了,还未请教尊姓大名呢。小子姓兰,名天,我的伙伴希奇,少君。”

  满脸胡须之人正要开口,却被另一人抢先道:“我们庄主姓张,名坚。鄙人姓林,名诚,添为庄主的管家。”

  “张大叔,林大叔好,小子们这厢有礼了。”三小重新见了礼。

  天然居的名酒竹叶青饮之甘甜可口,有一股竹叶的清香味,而且没有后劲,所以老少皆益。

  三小举杯道:“张大叔,林大叔,小子敬你们,先干为敬。”三小一饮而尽杯中美酒。

  张坚哈哈笑道:“小友们,没想到你们年纪不大,豪气可不小,就冲你们这份豪气,张某就得大喝三杯。”

  林诚喝问杯中之酒,睁着睿智的双眼,把临天三小再次仔细的打量了一番道:“兰小友,听口音,你们是本城之人了,那么你们对长安城应该很熟悉吧。”

  “是啊,我,希奇,少君都是长安人,但长安的许多地方我们都不是很熟悉,因为我们不经常出来玩。”他们不经常出来玩,是这样的吗?至少我不相信。

  “哦,是这样的吗?那你们知道‘长乐坊’吗?林诚问道。

  李希奇回答道:“长乐坊,那不是一家赌馆吗?我爹好象去过。”

  “不是吧?希奇,你爹居然去那种地方,被你娘知道了肯定会到大霉的。”少君惊讶不已。

  “少君,你不用大惊小怪的,听我爹说,你爹还不是去过,连老大他老爹还不是去过。不过你放心啦,他们不是去赌博的,好象是去看一位叫做‘玄玑’的女子,真不知道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长得漂亮了点嘛。”

  张坚,林诚听得目瞪口呆,心中叫道:“天啊,他们都是些什么人家的孩子啊,把自己老子的风流逸事就这样随便的说了出来,而且还满不在乎的样子,有这样的儿子吗?如果我的孩子也是这样口没有遮拦,我会怎么样呢?”

  临天见希奇,少君当着外人“暴光”自己父亲的风流史,连忙制止了他们,二人才想起还有外人在场,连忙对临天道:“老大,对不起哈,我们也是无意之中说露口的,大不了下次不说就是了。”

  “你们还想有下次啊,告诉你们,门都没有。”临天笑骂道。接着又对林诚道:“林大叔,你问起长乐坊,难道也是去看玄玑吗?听说她的赌术十分高明,另外人也生得十分的漂亮,所以吸引了许多的人前去探望,不过呢,自从中华帝国的皇帝登基后,颁布了一道令,即禁止官员赌博。开始,有的官员不信邪,照赌不误,结果被皇帝逮着了,皇帝也没有重罚那个官员,就是要求与他对赌一把,一局赌下来,那个官员输了。皇帝对他说‘你连朕这个小孩子都赢不了,怎么敢与职业赌徒赌啊。’皇帝放过了那位官员,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官员敢去赌博了,因为他们都赌不过皇帝,也不敢和皇帝赌。”

  林诚感叹道:“中华帝国皇帝以赌治赌,收服了臣心,不愧为神童啊,中华帝国有这样的皇帝,何愁不统一四海。”

  “张大叔,林大叔,我们要回家了,有缘再见吧。”临天三下起身告辞。

  临天在下楼时突然转头对张坚道:“张大叔,你曾说过这次中土之行不虚也,如果小子没有猜错,你们想必是高丽,你也不是什么庄主,而林大叔也不是什么管家,至于你们的真实身份,我想我们再次相见时,我一定会知道的,再见。”

  张坚,林诚大惊,正想叫住临天问个明白,但临天却的下了楼。林诚示意身边的一位随从跟了去,欲知后事如何,请关注《隋唐风云》第六十二节:永结友邦。
隋唐风云最新章节http://www.tape88.com/suitangfengyun/,欢迎收藏本书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新书推荐: 重返十九岁倾世皇妃农家新庄园重生山花烂漫复转军神超级饭店风雷破光芒神决宇宙农民重生之娱乐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