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关闭
当前位置:热游文学网 > 农家女子常戚戚

57.润肤膏

农家女子常戚戚 | 作者:青岩白鹿 | 更新时间:2017-04-25 11:34:22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推荐阅读:
  玉珠昏昏沉沉地睡了两个时辰, 醒来时觉得全身哪哪儿都不舒服, 好似被重物碾过。

  费力地用手肘撑起半边身子,看着外头天色黯沉沉的, 似乎已经过了寻常晚食的时辰。

  “嘎吱”

  门应声而开。

  刘妈手里端着一个双层的食盒走了进来。

  “姑娘睡醒了?”

  刘妈将食盒放到月牙桌上, 挑了挑灯芯,用火折子点燃了青瓷小灯。

  “姑娘用些粥吧, 妈妈用新采的莲子,捣得细细的,炖了一下午了,暖暖胃。”

  玉珠点了点头,将外衫披上, 趿着软缎鞋走到了桌前,坐在绣墩上,端起小碗,用汤匙匀了匀。

  莲子的清香扑鼻而来, 她确实有些饿了。

  舀上一汤匙送入口中,绵软香糯, 入口即化。

  “妈妈,你这手艺真好, 做什么都像那么回事,这寻常的粥做得也比旁人好吃些。”

  刘妈妈笑得捂不拢嘴。

  “再尝尝这莲蓉酥,也是挑着新鲜的做, 你就着粥用些。”

  “恩。”玉珠点点头。

  用完了一碗粥, 三块莲蓉酥, 玉珠摸摸肚子,觉得有些撑,便换了件长罩衫,打算去院子里走走,消消食。

  院子里头原来就有一颗老枣树,枝繁叶茂的,搬进来的时候,树上还带着了一副秋千架子。玉珠嫌光秃秃的架子不好看,就让刘妈缠了彩带,她还弄了几朵绢花上去。

  玉珠瞧着月色尚好,风也柔和,便起了心思。

  她不敢像别的女娃子一样站着蹬秋千,便在秋千上置了块板子,把小屁/股挪了上去,小手抓住两边的绳索,轻轻一使力,身子便晃荡晃荡地动了起来。

  起初只敢垫着脚,不过前前后后,荡了几来回便觉得不过瘾,脚下一蹬,一个借力,双脚离地,整个人好似一只轻盈的燕子,飞起来了一般。

  要是玉琴在就好了。她和她两人就能轮流推着玩,还能比比谁的胆子大些呢。

  玉珠想着,突然背后一个推力,她的身子高高地抛弃,回落时又被人紧紧抱在怀里。

  玉珠心脏还在剧烈地跳动,她转过头,瞪了来人一眼。

  “秦恒,你怎么又来作弄我。”

  秦恒摸了摸鼻子,有些羞赫,夜色掩盖了他脸上的赤红。

  “夜深人静的,你一个人倒玩得起兴,白日里不是还说着以后不胡闹了吗?”

  “你先放开,勒得我难受。”

  秦恒送了手臂,玉珠从他怀里挣脱出来,下了秋千,走到枣树旁靠着坐下。

  她仰头看着秦恒,朦胧的月色让她只看到了他一双灿若星辰的眼眸。

  “秦恒,我想过啊。我想做润肤膏子,想画小人书,可仔细想想这一样两样的,看起来都不是什么正经营生。秦恒,你说女子能做生意吗?我看布庄的掌柜都是男子呢,那些做生意的女子也大都是成了婚的女子。秦恒,你说我是不是成婚了啊?”

  秦恒被她的话逗得笑出了声。

  还以为她白日里那样郑重,会转了性子。还好,即使想得那么多,她还是原来那个脑子转不过三个弯的玉珠。

  秦恒向她走过来,一步、两步,到了她面前,半蹲下身子,伸出手揉乱了她未曾披散在耳后的一头青丝。

  “珠珠,你想做,便去做。不用顾虑这些,你兜不住还有我呢。”

  玉珠拍开他的手,摇了摇头。

  “秦子安,你忘了你和我爹娘说的话了吗?”

  秦恒挑了挑眉,一脸惊讶,他的小姑娘几时这样有志气了?不是一直像个小乌龟一样,看着安全了才出来叼一口肉吃,一遇到风吹草动就缩回壳里了吗?

  “苏玉珠,怎么这回这么有志气?上了趟山练出胆子了?”

  玉珠听出他语气很是不信任,气愤地拿小拳头捶他。

  秦恒笑着制住了她的双手。

  “怎么一言不合就打人。不说这逢迎往来打交道,就说做你说的润肤膏子,你这原料哪里来?靠你在集市捡漏的一桶子油?”

  “你怎么知道……”

  玉珠止住了嘴,轻哼了声。

  “你不要小瞧我,我可知道呢,药材要往药店寻,花材要往农家寻,这油自然要寻粮油铺子,还有些七七八八的东西在杂货铺子里。好点的用瓷盒,可寻窑子烧,差点的可以用木盒,等爹爹过来了就可以让他帮我做木工。”

  “盘算的不错啊。”秦恒作出惊喜的声音。

  玉珠听了得意,忍不住又要开始说下去。

  “只是玉珠,你这药材、花材、油料的买着,你这润肤膏子要卖多少钱一盒才够回本啊?”

  玉珠一下哑了火。

  是啊,她光想着哪里可以买这些东西,却忘了这成本该怎么算,也不知道这儿的药材贵不贵。

  秦恒将她拉了起来,替她掸了掸身上的草叶子。

  “行了,今日早些睡,明儿个开始教你做账。”

  玉珠跟着他走了几步,抬头看着今晚的月色,才发现是一个满月。

  如今正是七月。

  她停下了脚步,抬头看着圆月,仿佛又看到了那两张熟悉又陌生的脸。

  秦恒手中一滞,转过头,看到玉珠仰着头,对着满月。

  夜色朦胧,他看不清她脸上的神情,只感受到手上掌心渐凉的温度。

  “秦恒,我想我爹娘了。”

  “嗯。”

  “你说他们什么时候能过来啊?”

  “大约要舅兄府试后吧。”

  “秦恒,你比我哥大叫他舅兄不别扭啊?”

  “苏玉珠——”

  “走啦走啦……”

  玉珠欢快地在秦恒前头跑进屋里,对他做了个鬼脸,连忙拴上门。

  听到外头的脚步身越来越远,才走到窗台边,支起了窗子。

  明月还悬挂在夜空。

  我会过得好的,你们别难过。

  玉珠关了窗子,解了衣衫,将随身带的小玉猪握在手里。

  合眼前,她还记着,明日要去玉石铺子一趟,给小玉猪穿个线。

  那舍利子裂了,也没什么用长了(土话),这只小玉猪她却喜爱得紧,正好可以换了挂在脖子上,省得都要藏在小荷包里,每次出门回来她都要翻一翻有没有被偷了。

  秦恒说到做到,第二日便逮了玉珠到书房里学习做账。

  玉珠最不耐烦和这些琐碎事情打交道,但信誓旦旦正当耳,哪能隔日便做了食言的小人。

  于是硬着头皮跟着秦恒学习。

  秦恒还想教她打算盘,被她强势拒绝。那玩意儿上下打滑,她练上个十天八天的,怕是手指头都要肿起来。她虽然不是很精通术数,但简单的加减还是会做的,心算不成她还可以列竖式啊,这可是她前世得来的宝贵经验。

  遇到这么个学生,秦夫子也是很头疼,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动。她这回倒是学聪明了,不掉泪珠子了,只也不知从哪个混人那里学来的厚脸皮,竟是油盐不进。

  秦恒坚持了三四天,便作罢,让她自个儿折腾去,看她一张纸横七竖八写的满满的,他大致看了看数字,也差不离。

  简单做做生意应该不会被人骗了去。

  玉珠住的青石巷和曲川的西市不远,她每日闲着无事,便跟着刘妈妈一道出来买菜。不过刘妈妈是为着买菜,玉珠却是盯着稀奇古怪的东西来的。

  自从在这市集上找到了羊毛脂,玉珠便起了心思,想看看有没有一些别的东西。不过连着跟了几日,发现也没有别的收获了。

  除了知道常记的鱼汤面最鲜,白大叔家的包子馅儿最实在,王婆婆的豆浆煮的最合胃口,其他别无收获。

  寻不着新东西,也无所谓,这羊毛脂也是好东西,她又去了那胡商那里几次,把羊毛脂都买了下来。怕引起怀疑,还买了不少奶制品和黄油。

  那胡商被她光顾了几次,倒也认得了她。

  胡商叫乌石兰·合力,他在曲川待了不少日子了,卖出去的皮毛最多,其次是乳酪、奶糖。这羊毛油却没什么人买。

  他只以为汉人不喜欢这羊毛油,却没想到是他自己汉话说的不好,将羊毛油说成了羊油。

  羊油有股膻味儿,一般人家不爱吃,况且他这油看起来颜色极淡,闻起来有没有羊膻味儿,精明的市井妇人是不会上这个当的。

  玉珠算是他的大主顾了。

  这个汉人小女娃一下把他所有的羊毛油都包了。

  乌石兰很是感激,这个小女娃让他能早日回部落,以免错过赶场。为了表达他的感激,他还送了玉珠不少牛肉干。

  大勤的牛是不能随意宰杀的。平日肉铺子里卖的多是猪肉、羊肉。玉珠看着牛肉干很是高兴,还大方地和秦恒一起分着吃。

  秦恒见她喜欢,暗自记了下来,下次出远门可留心寻一寻。

  玉珠得了空闲,便拉着刘妈妈一起做润肤膏子。

  如今虽是七月里,天气还不到顶热的时候,离冬日就更远了,这羊毛脂冬日里用更滋润些,若是天气热的时候怕是不讨巧。

  不过这膏脂,玉珠不是拿来卖的,所以什么时候得空便什么时候做。

  她在一本偏门的医书上看到过一个制润肤膏的方子:“取红花二钱,肉桂(去粗皮)干姜各三钱,细辛一钱当归樟脑各半钱紫草二钱、加少许黄蜡、松脂。上以清油三两,先煎令沸,次入松脂,候消即入黄蜡,候熔消即入红花、肉桂、干姜等搅匀,收入瓷器内。”

  这个方子主要是防冻裂和愈合冻疮的。

  她跟着刘妈妈买菜,看到那些卖菜的菜农,手指节粗大,肉也肉嘟嘟的,和他们面黄干瘦的身体很是违和,好奇之下,问了才知道,这手指看着格外粗,是因为每年都会生冻疮,严重些的还会冻裂。

  那些菜农都很和蔼,每次她跟在刘妈妈后头,他们见着她,都会笑得很开怀,还会多送一把青菜,几根大葱之类的搭头。

  虽然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但玉珠却很感激这些伯伯婶婶的善意。

  菜农经常要侍候田地,一双手糙得不成样子。就是一些婶婶的手,看着还没有她爹的好。厚重些滋润度更好,且油能包水,不容易冻伤。

  玉珠这次做的事膏脂而不是乳霜。

  乳霜轻薄,看着白白软软,刘妈妈初见的时候也以为是铺子里卖的金贵货,那些菜农们都是实在的老实人,更不会收她的东西。

  膏脂一来看着实在,二来则是经用。

  乳霜用指尖一挑,一大块手心一搓,就没了。而膏脂则厚实些,用木片挑一些,加点热水在手心化开,一小罐能用上一整个冬天。

  至于这罐子,玉珠也打算好了,就用木头刻的。

  瓷器不经摔,农家人哪有那么细致,可能一不小心摔了,怕是要肉疼不已。木头盒子不但经摔,冬天拿着也不冷,虽不如瓷器花哨,可实实在在的。

  不过这东西做好了,怎么送出去却是关键。

  白送的话,那些菜农肯定是不会要的。

  庄户人家讲究脚踏实地,没有白拿人东西的说法。除了一些眼皮子浅的,没人会沾一个女娃娃的便宜。

  可要是卖钱,就失了玉珠做这膏脂的心意。

  玉珠托着小脑袋,很是烦恼,看来这好人也不是轻易能做的,轻了重了都是不成的。
农家女子常戚戚最新章节http://www.tape88.com/nongjianvzichangqiqi/,欢迎收藏本书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新书推荐: 重返十九岁倾世皇妃农家新庄园重生山花烂漫复转军神超级饭店风雷破光芒神决宇宙农民重生之娱乐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