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梦入红楼 第六章 兰亭诗会(一)
攻略红楼 | 作者:魂断本能寺 | 更新时间:2017-05-09 07:26:45
推荐阅读:
......
“啪~~~”
一声耳刮子的声音响起,宝玉愣的一下,整个呆住了,怔怔的望着怀中的紫姬,一脸茫然。
紫姬自个同时也吓住了,她忽而惊醒,望了望自己的手儿,难以置信她竟扇了宝玉一个耳刮子。怔怔的望着宝玉,一时间俩人竟都呆住了。
话说,扇耳刮子这个事儿无论在那个时代都意味匪浅,特别的还在是男尊女卑的时代,女人是绝对不能扇男人的耳刮子的,女人扇男人耳刮子几乎就意味着决裂,意味着......
片刻,紫姬茫然回过神来,方才发觉自己犹被宝玉抱着,羞红着娇脸挣脱了宝玉的怀抱,望着面无表情的宝玉坎坷不安吱唔着想要说几句什么的,蠕动着嘴唇几息,却最终还是没能开口说出话儿来。俄而怏怏的紫姬回到了炕上,拿起针线活儿闷声做起活儿来。
房间的气氛异常尴尬,紫姬只觉空气凝胶,窒息异常,许久,只见宝玉脸sè麻然的来到了她跟前,正声道:“姐姐既然如此表态,宝玉从此也就罢了,只是希望姐姐能早rì找到自己的归宿,这般方才心安。”说着也不等紫姬回应,便默默走出了房间,出了庄园,径直上马往京都去了。
却说宝玉自郊区庄园回来,与紫姬闹翻,心情不畅,径直进了自己的书房,自此至与宇文涛等人以文会友之前,每rì只是在自己书房读书备战。大观园的黛玉、宝钗等一众人,对宝玉忽然而来的举动颇为纳闷,略微打听,方才知晓宝玉与宇文涛的约定,不敢打扰宝玉,只是让他安心读书。
其后,葵姬派人送来书信,通知了宝玉以文会友的地点订在了京都兰亭,时间为七rì之后。宝玉又出门,至兰亭细细察视了兰亭一番,方才满意而归。
兰亭,出自于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集》,位于会稽山yīn,当然,京都兰亭并非会稽兰亭,其实它只是附庸风雅者仰慕王羲之的《兰亭序集》而仿造之罢了。
不过虽是仿造,但京都兰亭绝不逊sè与会稽兰亭,一般的崇山峻岭,一般的茂林修竹,一般的流觞曲水,映带左右,比之会稽兰亭,却高了不知有多少。
这rì,正是约定之rì,宝玉早早洗漱了一番,用过早膳,出大观园给老太太、太太等人请安,便带了茗烟骑马往郊区京都兰亭而去。
及至宝玉到达兰亭,宇文涛等人,乃至宝玉之前得罪了的武霄汉也早已到来,当此之时,京都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三五成群,谈笑风生。
冯紫英、卫若兰、薛蟠眼见宝玉到来,连忙挥手招呼,宝玉寻了过去,与冯紫英等人会于一处,又与冯紫英、卫若兰、薛蟠三人说笑一番。
不多时,话语声忽而戛然而止,宝玉抬头四望,便见众人盯着兰亭入处,一个个噤若寒蝉。宝玉不觉从着众人目光望去,却见葵姬与一红衣蒙面女子正飘飘而来,风轻云淡之间集万千宠爱,云卷云舒之际会万众瞩目。
宝玉望望葵姬,见她一身素白,着装打扮与平时一般,却也禁不住她的如兰气质,如花容颜。一举一动之间知xìng蔚然,魅惑天成。
而与葵姬并肩而行的那红衣蒙面女子,即百花楼花魁百花仙子。宝玉一眼望去,只见她红衣罩体,光彩亮丽,莲波微步之际,魅惑十足,一摇一摆之间,扣人心弦。
葵姬、百花仙子进入亭上,葵姬抚琴,百花仙子持萧,琴箫合奏,一息悠扬的音乐合着湖风从湖面荡来,水波粼粼,荷叶阵阵,莲香飞逸,刹那间兰亭众才子只感觉如仙如醉,飘飘若仙。
须臾,曲罢,一个领事小厮出列,指引众人入座。一时之间京都诸才子,纷纷列坐其次。又片刻,德高望重的兰亭老人矫健而来,手持三卷玉纸,朗声道:“此次以文会友,由老夫兰亭老人主持,题目皆由葵姬、百花仙子二人拟出,共分三道,评论亦由葵姬、百花仙子二人得出,不知诸位有何意见否?”望了望众人,见无人反对方才手启一卷玉纸,朗声道:“现在老夫宣布,第一道题为”说着望着玉纸念道:“即景为题,限时为半柱香时”念毕随即退下。
兰亭一众才子纷纷举目四望,或低吟,或浅唱,或沉思......其中唯有宝玉,立马招呼笔墨纸砚,几息之后一挥而就,第一时间让人给葵姬、百花仙子送去了。
枪打出头鸟,宝玉此举无疑大大刺激了方才还优哉游哉的众才子,特别的武霄汉,怒瞪了宝玉一眼,立马大声吆喝笔墨纸砚,匆匆提笔喘气挥舞了几下,踢了他旁边的那个小厮一下,那小厮便捧着武霄汉的题诗猴急似的追去了葵姬、百花仙子那儿。
其余大半众人见宝玉,武霄汉个个争先,立马憋不住气来,也纷纷招呼笔墨纸砚,要大秀一番。
如此这般,四分之一柱香时间不到,兰亭众才子完成第一道题的已然大半,一个个翘首以待,指望葵姬、百花仙子早下评点。
宝玉四处张望,却见那宇文涛正与他旁边一人悠闲自得,谈笑风生,边上的笔墨纸砚,丝毫未动。
宝玉不禁动容,暗道:这宇文涛不简单。
俄而,半柱香时辰已到,兰亭众才子都早已上缴诗句,宝玉见那宇文涛,至此方才招呼笔墨纸砚,在众目睽睽之下,笔走龙蛇一番后,才交给小厮送去葵姬、百花仙子那儿。
须臾,又过了半柱香时间,只见兰亭老者手持一纸姗姗而来,望着众位才子,朗声道:“葵姬、百花仙子,一一品赏各位诗作,现已评论出前三名的佳作。”说着打开玉纸,朗声念道:“第三名,李东阳。”
众才子一阵喧哗,纷纷望向李东阳,或道贺,或恭维,或称赞.....各种羡慕嫉妒恨皆有......
“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