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道家科室
爱情狙击手 | 作者:文王武帝 | 更新时间:2017-09-04 21:26:19
推荐阅读:
丁欢听到哥哥点拨的话心里能好受点,但脑海里总是放不下华士勇和另一个姑娘的爱情,好像华士勇和另一个姑娘正在眉来眼去的**呢?可目前只能接受这个现实——任华士勇的爱情不受约束的发展。将来唯一的办法是到学校后,再把华士勇紧紧的看住,抓在手里。等分配时,再暗中作弊,把他弄到自己身边。这是自己最大的希望所在了。
时间正如手里的水,无论是握紧还是放开,都会从自己的指缝里溜走。一晃半个月过去了,生活仍然如过去那样继续。华士勇跟高兵这次轮转到了心内科,到了这个科室后,华士勇就感到一种不同于其他科室的气氛:一种沉闷窒息跟静穆的气氛,这种气氛经过上班跟着带教查完病房后的观察,是这么一群人制造的:所有的医生都保持少说为佳,也就是说除了不得不说的,多余的话一句都不说,唯恐说话惊动了别人。即使不得不说的话,也是压低了声音,限于只能听说的那个人能听见的音量,好像是进行保密的交流。行动的时候总是小心谨慎,走路的时候似乎是踮着脚,推拉凳子、抽屉既轻又慢,拿放病例跟爱护婴儿一样十分的仔细。总之声音似乎在这个科室被人为的消灭了。
华士勇觉的到了这样的场合,特别的不适应,自己在写病例的时候都能听见钢笔的唰唰声。把写完的病例交给带教的时候,带教只是放下手中的业务书本,然后轻轻的拿起病例夹,看了起再轻轻的放心,并没说什么?也没做修改。
这也有职业特点的原因吧,华士勇坐在凳子上想,毕竟这是心内科,需要保持安静,虽说不是绝对的安静,但至少要保持相对的安静。可也不至于这么小心谨慎吗?这不是生活的正常反应,更不是工作的正常状态!
这样的工作环境让人坐在里面最大的感触就是没事赶紧下班撤离,一分钟也不要多呆在里面。和尚静默打坐那是精神上的不断的升华到至高境界,这个地方那只有精神的崩溃。华士勇不理解怎么会让这些医生们凑到一起了,单独选拔也不会有这么整齐。
能熬到下班需要极好的耐力,活泼好动的年轻人难以忍受,简直跟折磨差不多。这个时候华士勇真的佩服那些得道高僧,没有献身精神是修炼不成的。幸好第一天上午下来还有点事情干,要不然真不日。
下班的时间到了,真是令人高兴的事情。这个时候护士告诉十五床的病人不行了,需要抢救。可奇怪的是,医生们听到后没有什么反应,除了值班的医生能迈开脚步的往需要抢救的地方走,其他的医生们脱下工作服该下班的就下班,好像天大的事情也于己无关。
当然华士勇和高兵不能像科室里的医生们那样——只管扬长而去,他们两个听到后就立刻跑了过去,施行紧急抢救。
两个人听从科室主任的指挥调度,轮流做心肺复苏术,直做的满身大汗,气喘吁吁。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经过近一个半小时的抢救,终于把该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这个患者是个离休的老红军干部,已经八十多了,几乎常年住在这里。吃饭的时候,从在场人员的谈话中听来的:
战争年代过来的人就是命硬,没想到抢救过来了,这是本科护士长说的,五次围剿人家突围出来了,雪山草地人家爬过来了,八年抗战人家坚持下来了,三年内战人家冲锋下来了,朝鲜战场人家不吃不喝挺过来了,如今人家从阎王爷那里做客回来了。要知道八十多了,这次是第几次抢救了,护士长问身边的护士:
第三次吧,身边的护士说,不过上两次要轻一些,没有这次重。
另外还有两个护士,有一个熟悉,歌咏比赛的时候见过,也就是前段时间刘鹏追求现在还没断的雪燕姑娘,另外的只是见过面,那只不过就是上下班的时候碰在了一起,面熟而已,具体的就什么都不知道了,连名字都不知道。
这个患者在这里住了很多年了吧,我分过来的时候他就在,还是前边的那个说话的护士说的,这两年几乎常住在这里。主任对这个老红军病号最了解了,我发觉每次抢救的时候都是主任坐镇指挥,但每次都成功了,好像主任是这个病号的保护神一样。这不能归功于医术精湛的问题了。
从这个护士的话里,可以听出恭维的味道,不过谁都喜欢被别人恭维。适当的恭维也是必要的,生活中也可以当作润滑剂。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主任一直慢悠悠的吃饭,同样也是不爱张嘴说话之人,听到这句话后,没有露出什么惊喜之色,只是放下筷子,抹了抹嘴,说:
因为我的年龄和他的年龄相近,当他一次次起死回生的时候,我觉得赋予别人生命也正如赋予自己生命一样。他的生命已经很短了,短到闭上眼睛就再也睁不开了。我们不能舍弃一个微弱的生命,我们也没有这个权利。当我们努力的拯救他一次的时候,我们的灵魂也就自救了一次。救死扶伤本来就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应该认真的履行这个责任,而不是随便的敷衍。有的人干这个工作时间长了,于是就见怪不怪,麻木不仁,对一个频死的生命看的很冷漠,这是在应付你的工作啊?而应付的后果是什么呢?大家也看到了,那就是业务没有提高,群众的威信没有树立,领导对这样的人也不会赏识重用。咱们科室就是这样的例子。我今年七十多了,早该退下来了,可领导坚决不让。为什么?领导们看见了科室里面医生的业务和医德,觉得我要是走了,那么这个科室就要倒了,没有业务精通的医生,如何能给患者做好诊治?副主任也六十多了,但是身体不行,担负不了日常的工作。只让我在这里顶着,可我还能顶几年呢?今天中午的这个抢救,幸亏是两个实习生,要不是这两个实习生,我看也难以抢救过来。所以主要的还是归功于这两个小伙子,我只是根据临场情况,调整用药。如今科室里面就缺这样的热情的主动肯干的人了,值班医生你说是不是这样:今天要不是你值班是不是也脱下工作服就走了?主任问值班医生:
是!值班医生小心地回答了一声。
下班了,医生的职责也跟着下班了是吗?主任又问。
这句话需要考虑一下才可以,虽然事实上如此,但脑海里仍然要做一番思想斗争。值班医生斗争了半天,觉得事实胜于雄辩,于是做了肯定的回答:
是!
这就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这个问题我间接的教育了你们这些医生多年,可是怎么样呢?结果非常的悲哀!医生大人们我行我素,各走各的,上班的时候来了,这倒是不错,不会耽误上班。可不是上班时间呢?没有一个人有一个集体的观念,临到有事了,管你是天大的事情,只要不属于我管,我就置之不理。好像是多付出的这一点跟付出的生命一样,但这样做的后果不是名誉完了吗?
份麻烦吗?值班医生说,前几年的时候,孙医生帮着抢救病号,结果挨了个处分,以后谁还干这样的事情啊?不帮忙相安无事,又清闲没负担,帮忙者倒霉!主任你说谁还干这种傻事!
那是特殊情况,不能相提并论。主任说,要知道那个死者是大领导,家属认为抢救的人员没有尽心,所以追着这件事情不算完,最后上级没办法,为了平息死者家属的冤气,只好给了处分。但从这件事情上我们要吸取教训,虽然是工作人员尽力了,但抢救工作完了后有如释重负的感觉,立刻表现的表情轻松,关键的场合弄的不严肃,被人家家属看到了认为你们是在糊弄人家,巴不得患者快死呢?所以跟你们不算完。你们忘了“大成精要”里面说的话了吗:
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老君曰:人行阳德,人自报之;人行阴德,鬼神报之;人行阳恶,人自报之,人行阴恶,鬼神害之。寻此贰途,阴阳报施,岂诬也哉?
可这件事情也不能把你们的职责和良心给划成了鸿沟,再也不闻不问这样的事情。主任继续说,这是违背我们当初做一个医生的誓言的。最起码的医生也应具备人道主义精神吧?对一个路边需要抢救的人也要及时的进行抢救,何况在自己的科室里面呢?
我们很惭愧,值班医生说,对不起主任的栽培?
你们可是并不存在这样的想法,如果说有的话,那么就不至于到今天这一步了。主任说,你们的年龄也不小了,不需要别人的指导了,我也不会和你们较真,我还想着多活几年呢?随你们去吧?到头来还是毁了自己,要不然你们不都挑大梁了吗?现在院里都不放心把科室交到你们的手里,你们好自为之吧?
这位老主任可能是有感而午的话明显的多了起来,也许是抢救成功后的不自觉兴奋感,也许是面对科室现状的不满意感刺激,也许是受到那位护士恭维后喜悦感高兴,也许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关系,和华士勇观察的有很多的不同。说完了上面的一番话,主任可能对两位实习生印象很深,于是又说:我要是年龄允许,我就多栽培像这两个实习生这样的医生,首先看精神面貌就不一样,生龙活虎的劲头。不像你们几个医生,个个都跟大病初愈似的,少气无力的整天连句话都不说,气氛显得特别的沉闷,连我这个主任都不愿意到办公室去,实在没法罢了。你们两个是不是也不愿意待在医生办公室里面,主任问我们两个。
这好像是附带一句玩笑似的问话,因为主任没有具体问谁,所以他们两个人都不便于回答,可主任说完这句话后,戴上眼镜看了看对面的华士勇,这下子华士勇没办法,只好说:
在内一科的时候我们盼望着到内二科,在内二科我们就盼望着到这个科室,现在我们渴望到下一个科室。
说完后华士勇神色自若的吃下去,他觉得桌子上的人都看着他,说完后出现了一阵沉默,大家似乎把嘴当作了饭桌上的专用。
如果我要是有你这样的条件,我也盼望着尽快的到其他的科室,沉默之后主任又说,不过我这么多年习惯了,到其他的科室没准我还不适应呢?我疑问的是,你们说说这些医生大人们,回家后是不是也这样啊,那样的生活怎么敢想象呢?你在家里也不说话吗?主任问值班医生。
家属嫌我唠叨,所以我一般不说,值班医生答。值班医生说这个话的时候,其他的人都笑了起来,感觉值班医生在家里是不是作报告呢?还是演讲呢?反正单位里能不说就不说,或者是能说的尽量省着说,连咳嗽都是半咳,始终奉行沉默是金的信条。
主任摘下眼睛用眼睛腿划了划脑门,开发了一下智力,然后想象了一下,说道:
我实在想不出来你在家里能唠叨,看来你的语言功能必须要你的爱人才能激发出来,是不是还保持着恋爱时候的状态——万语千言,表达爱慕之情啊?
不是,值班医生说。
不是,主任掂量着这句话的含义,从生活中找到值班医生的话语权是很少的,除非你问他,要不然他只是用嘴吧吃饭要么就是咳嗽之后用来吐痰,其他的那大概就是接吻用了。反正长嘴不是用来说话的。
值班医生只是抱着碗吃饭,那感觉好像是防备别人抢他的饭碗似的。吃饭的时候也是不紧不慢的有秩序的轻轻的吃,跟品饭差不多,不知道的认为此人有消化系统之类的毛病。
你都唠叨哪方面的,主任忍不住的问值班医生,能不能说来我们听听,不会是给你家属讲专业知识吧?
不是,值班医生说,我跟我家属将保健方面的,我跟她说:“都快九点了,该关电视了”!于是她就说我多嘴,唠叨。值班医生说完了话,大家都暗自发笑:真是够唠叨的!
主任用纸巾擦了擦眼睛,重新戴上,往两边拢了拢头发,感觉到自己的想象力终于找到了地方,不再那么无限的想象下去了。然后说:
真是佩服!
主任有个习惯,那就是中午的时候需要休息一下。他吃完饭后跟大家告辞走了,主任走后气氛当然轻松了不少。值班医生继续着有条不紊的吃着,其他的人基本都吃完了,实际上只是等他一个人。
你吃饭是老婆给培养的吧,护士长逗趣值班医生说,跟艺术家做雕刻一样,看准了然后才能仔细的下筷子,筷子下去还要琢磨半天。
开我玩笑?值班医生一边细嚼慢咽着米饭,同时发出这句话。
这么说是自己发明的了,护士长又说道。连吃饭都追求精致。护士长看来是个爱说爱笑的人,事实上也是。值班医生还是斯文的吃着饭,不在乎护士长怎么说,只在乎自己怎么吃。
两位实习生今天中午实在是辛苦了,看你们当时累的满身大汗,能抢救成功你们两个真的该记头功。护士长转过来对华士勇和高兵说,也真是巧了,偏偏第一天过来就让你们两个碰上了。
谢谢夸奖!问题不在于我们两个,关键是主任在就行,他是患者的保护神吗?华士勇笑说道,我们两个只不过就是有把子笨力气,不用也就浪费了。
华士勇说到主任是患者的保护神的时候,那个前面说话的护士听到这里笑了笑,似乎是脸上起了点红晕,不过不明显而已。
主任不但是这个患者的保护神,也是其他患者的保护神。护士长说,每次抢救都是他在场,除了负责的医生之外,其他的医生根本就不管。主任就是搞学术的,真正的管理上还不行。他希望医生们靠自觉行事,可这些医生都是各管个的,守着自己的几个病号,其他的一律跟自己无关。
主任奉行“无为而治”吧?华士勇说,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道家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在道家看来,为人处事,修心炼性,都应以自然无为为本,避免有为妄作。主任应该遵循的是不干涉别人,效法自然,让人们自由的发展这个原则来治理的。我觉得科室里面基本形成了这样的局面。
真是这样,护士长说,这些医生他们觉得管好自己的患者就是自觉行事了,不用管闲事找那些麻烦。其实抢救患者这是份内之事,不是闲事。我们做护士的,看到这种情况都替他们纳闷着急,也为科室担忧,要是主任有一天真的不干了,难道还要到外面调个主任进来吗?反正本科的医生是不能干了,本院的领导也不会让他们干。值班医生你说说,你就没有干主任的心思吗?你们稍微为集体主动一点就有很大的希望?护士长问值班医生。
操那闲心干啥?值班医生慢吞吞的说,这样多好,干完了就没事了。说完后继续精确的夹着大米粒如同给米饭做手术似地吃着。
护士长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便说:
真是得道之人,一帮活菩萨!
华士勇觉得自始至终这个雪燕姑娘就在似乎有心无心的盯着自己,而且这个目光自己好象是从什么地方已经感觉过。